一个由京都大学、西西加速器科学中心、理研、立教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,首次观察到放射性同位素的电子散射,这种散射并不会自然发生。这项研究发表在《物理评论快报》杂志上。
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原子核尺寸有限(在飞米尺度上)以来,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创建原子核图像的方法,以更深入了解它们的结构。这种设备必须是一种飞镜。在这一新尝试中,研究小组建立了一个代表这种设备实现的系统。
研究小组从一个粒子加速器开始——用于激发一组电子,这些电子被引导到一块碳化铀上。这导致铯-137离子流的产生。然后,这些离子被引导到该团队描述的自约束放射性同位素离子靶(SCRIT)系统。
他们的系统将离子捕获在与电子束对齐的三维空间中。光束中的离子和电子之间产生了重叠,使得它们可以发生碰撞。然后,研究人员使用磁谱仪记录所形成的干涉模式——这是一种记录电子散射的方法。
该系统标志着这种散射首次被记录和观察到。它也为新的研究途径打开了大门,因为同样的系统可以用于研究其他类型的原子核散射,尤其是那些寿命较短的原子核。研究小组还指出,他们的系统能够展示飞频示波器的特性——一种在飞米尺度上工作的示波器。他们认为,最终可以用它来发展一种通用、统一的理论来描述原子核的结构。
©2023 Science X Network
本文来自作者[丹琴]投稿,不代表纳航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nhscm.cn/life/202505-2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纳航号的签约作者“丹琴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的电子散射现象,这种现象在自然中并不发生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纳航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一个由京都大学、西西加速器科学中心、理研、立教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,首次观察到放射性同位素的电子散射,这种散射并不会自...